血某通注射剂再增不良反应,口服制剂迎来曙光

2016年,国家医改药改继续大刀阔斧,新年第一把“屠刀”便举向中药注射剂。1月12日,CFDA下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修订血塞通注射剂和血栓通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16年第2号)。上述两个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常见不良反应激增8项。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事件不断曝光,这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强烈关注:2015年2月北京市药监局责令华润三九停止生产舒血宁注射液;2015年3月,国家药监总局责令修改醒脑静注射液说明书,要求增加【警示语】,并对【不良反应】、【禁忌症】等进行增补;2015年8月以来,政府把多个中药注射剂列入重点监控目录和辅助用药目录……
中药注射剂市场前景堪忧。
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是生产不规范,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相较而言,口服药物的安全性远优于注射剂。“能口服就不注射”也已经逐渐成为共识,安徽省卫计委更是发文要求医疗机构严格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用药原则。这一原则无疑也适用于中成药。
这就造成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方面,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大力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另一方面,国家却出台多项政策限制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不难预见,口服中成药市场未来可待!